作者簡介
黃長玲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研究專長與興趣爲性別政治、婦女運動、少數代表性及國家與社會關係。
李佩雯
美國俄亥俄大學傳播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性別所/口傳系教授、女性學學會理事。研究範疇主要落在性別關係與人際(機)互動、跨文化對話溝通、質性研究。最喜歡交朋友、與人談天、小酌與唱歌。
姜貞吟
法國巴黎ParisVIII Vincennes-Saint-Denis大學歷史、文學、社會學UFR女性研究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專長為性別與族群研究、性別與政治參與、客家性別研究。研究興趣關注性別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結構與脈絡為何,特別是當性別、族群跟社會文化間相互鑲嵌為在地結構時,女性如何與之協商跟突破,如何展現行動的能動性。
蕭 蘋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所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性別與媒介、廣告與文化、媒介的文本與內容分析、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等。著作曾經發表在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New Media and Society、Sex Roles 等傳播與性別研究期刊。
游美惠
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性別教育、性別社會學、親密關係與情感教育等。多年來,在大專院校以及各種不同的社會場域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與性別主流化,希望能促成更大的性別變革!
胡郁盈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性別研究博士(人類學博士輔修),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多元性別認同與文化、性別人權與社會運動、跨國文化政治、同志生殖與健康、國族主義與性別政治等。發表作品散見於Sexualitie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臺灣人類學刊》、《女學學誌》等中英期刊。目前正在進行女同志跨國生殖地景以及同志國族主義相關的研究計畫。
白爾雅
英國約克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博士,現任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研究專長與興趣為性別研究、性別社會學、女性主義理論、親密關係、同志研究。
黃淑玲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現任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研究專長與興趣為國家女性主義、性別主流化、婦女運動、男性氣概。
黃囇莉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退休,現任衛福部授予證照之執業諮商心理師。學術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性別心理學。研究主題包含人際和諧與衝突、自我與集體自我(族群、性別意識與認同)、華人之忍及自我控制、身體意識、身體自主及性騷擾、文化與學習。目前累進調查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等案件約300件。
王曉丹
英國華威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曾任女學會理事長。研究專長及興趣為女性主義法學、法律與社會分析、人權民族誌、原住民族法律解殖、法意識與法文化。主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大家,2019)、《法律有關係》(左岸,2023)這兩本書。
李柏翰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長年關注人權與全球治理相關議題,經常練習以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批判障礙研究的角度來理解社會現象。曾主編《公民不盲從》(麥田,2022);亦與Guney及Davies合編Towards Gender Equality in Law(Palgrave, 2022);與Chatterjee合編Plural Feminisms(Bloomsbury, 2023)這兩本書。
方念萱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研究專長及興趣為性別研究、言說分析、新聞報導與性別、數位性暴力。
康庭瑜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研究興趣是性別、新媒體和跨國遷移。
蔡麗玲
獲有物理碩士學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課程研究博士,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學術興趣包含性別與科技、性別教育、女性主義理論、性別主流化。曾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行政院及地方政府各類性平相關委員,並擔任民間婦女社團理監事;近年主要關注我國性別與科技政策之走向,並投身於「性別化創新」之應用與推廣。
余貞誼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研究專長為性別與科技、性別與工作、資訊社會學。目前主要關注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夾帶的偏見與性別預設,同時探討以人工智慧來促進性別正義的可能性。
成令方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創所教授,現已退休。研究專長是性別、醫療與科技,性別與工作,中共建國前歷史。興趣廣泛,閱讀、電影、戲劇、古典音樂、各類運動、熱愛大自然、積極參與社會/政治運動。
林宜平
擁有心理學、雙語教育與公共衛生(醫療人類學)的跨領域訓練背景,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來全力投入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女工的工殤訴訟與研究。開設的課程包括性別與技術、法庭裡的科技爭議,以及風險管理與溝通。
劉盈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研究所博士,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治療師。研究專長及興趣是以現象學觀點、動力式團體對話為媒介,探究所處生活世界的生活經驗與性別議題。
李淑菁
出身雲林農家,在鄉野泥土中打滾長大,留學英國劍橋,肉身體會性別、階級與族群作用力,當過《自由時報》財經記者、NPO工作者、松山家商夜間部社會科代理教師。不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總能在銅牆鐵壁中找到行動的縫隙,現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招生辦公室執行長。
謝小芩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育政策研究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教育社會學、性別與教育、高等教育、另類教育等。
劉梅君
美國南加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勞工研究所教授。關懷婦女就業處境(母性保護、性別職業隔離、工作家庭平衡、老年經濟安全)、移工處境(就業歧視、社會保障、懷孕生育及家庭團聚)、勞動者集體行動的處境(勞動三權享有的貧乏、團結意識的低落、搭便車的問題、司法訴訟的挑戰)。
唐文慧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研究專長及興趣為性別社會學、性別與遷移、新移民家庭。
王舒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現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女性學學會副理事長。研究領域在照顧與性別的各種交織關係,並對國家、家庭、與市場的界線如何影響性別關係,深感興趣。
梁莉芳
女性主義者、社會學者,也是一個十一歲孩子的媽媽。2010年,取得美國雪城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現任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環繞在權力與數量的「少數」,關心性別、照顧以及跨國遷移。成為媽媽後,也不務正業地書寫母職,在田野裡,看見自己與移工媽媽的相似/差異。
周月清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工作博士,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特聘教授。研究專長/教學:障礙福利政策(強調社會結構觀點、社會模式、人權模式);照顧、性別與福利國家(兒童照顧、高齡者與障礙者支持政策跨國比較);介入研究(方案發展與評估)。座右銘: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重視服務使用者的主體性,研究旨在倡議服務使用者平權,用研究培力(empower)服務使用者。
陳伯偉
英國伯明罕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包括障礙研究、性/別研究、照顧研究、質性研究;研究興趣聚焦在障礙者的經驗知識,並嘗試從障礙者的性、愛、欲,重思社會正義與專業協作倫理。
郭惠瑜
英國里茲大學社會學暨社會政策學系博士,主修障礙研究,現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曾任臺灣障礙研究學會秘書長。研究旨趣為障礙與性別、障礙政治與社會政策、障礙者資訊近用等領域,亦參與多項障礙者資訊近用、文化平權推動工作,特別關注國內智能障礙者易讀服務推展。
內容簡介
想問,卻又不敢問;
問了,又該怎麼答?
有了這本《臺灣性別100+問》,
疑難雜症一一排除!
關於性別有問不完的問題,答案也各式各樣。有些答案來自經驗,有些答案來自分析,兩者有時相輔相成,有時看似矛盾,但是持續提問就是持續思考。
書中蒐羅生活中常見的性別問題,透過來自各領域學者淺顯易懂的回答,刺激讀者跳脫習以為常的思考,試圖一次一小步,鬆動及改善臺灣社會可見的性別不平等。
這本書是一個邀請,邀請所有對性別議題感興趣的人,一起思考和回答關於性別的提問。
目錄
序言(黃長玲)
Ch1 父權體制(黃長玲、李佩雯)
支不支持性別平等對我有差嗎?(黃長玲)
為什麼提到性別平等好像直男就很該死?(黃長玲)
常常講性別平等的女性,有的也很有資源權力,幹嘛一副受害者的樣子?(李佩雯)
很多事就是男女有別,難道連這點都不承認嗎?(李佩雯)
Ch2 習俗文化(姜貞吟)
現代結婚儀式還讓女性丟扇子、跨火爐,並拜別祖先,為什麼啊?
男娶女嫁可以說成男嫁女娶嗎?同性婚是誰嫁誰娶?
《民法》修改為父母可以協商子女的姓氏後,為何從母姓者仍只有5%,跟過去差不多?
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喜歡生男孩?如果男多女少,不是讓少子化更嚴重嗎?
請問小孩要有原住民身分的話,一定要跟有原住民身分的爸爸或是媽媽同一個姓,為什麼這規定違憲?
Ch3 語言溝通(李佩雯)
男女溝通真的大不同?異性間溝通的訣竅是什麼?
為什麼髒話裡被「問候」的都是女性?
「母豬、台女、女拳」這些話只是嘴一嘴,幹嘛那麼在意?
為什麼「吃豆腐」現在叫做「性騷擾」?兩性平等現在叫「性別平等」?真的有差嗎?
直男為什麼很少主動相約聊心事?反而常互虧、講幹話?
Ch4 媒介再現(蕭蘋)
在媒體內容中呈現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各具有什麼樣典型的特質?
在臺灣媒體的內容中,主流的女性特質和男性特質之外,有其他另類、或不同性取向角色的呈現嗎?這些另類的性別特質是哪些呢?對照我們現實生活中各種的性別角色,如:媽媽、爸爸、女朋友、男朋友等,和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形象有差距嗎?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扮演的性別角色,有沒有可能受到這些媒體內容的影響?
媒體在製造這些性別刻板的過程中,是受到哪些可能因素的影響?增加多一些的女性媒體工作者是否可以幫助改善呢?
Ch5 親密關係(游美惠)
浪漫愛情很美好,大家都想追求,有什麼問題嗎?
親密伴侶關係的維繫,跟父權體制有什麼關係?
個人的告白或愛意表達,會受到社會文化和性別規範的影響嗎?
親密關係為什麼要民主化?
Ch6 多元性別(胡郁盈)
我身邊有很多人不結婚也過得很好,為什麼同性戀想要結婚?
同性戀可以生養小孩嗎?小孩長大會不會被歧視?沒有爸爸媽媽是不是違反倫理?
跨性別是靈魂裝錯身體嗎?免術換證在吵什麼?
泛性戀和雙性戀有什麼不同?無性戀和疑性戀又是什麼?他們都是酷兒嗎?
同性戀看得出來嗎?所謂gaydar真的存在嗎?如果輕易被發現會不會被排斥?
Ch7 男子氣概(白爾雅、黃淑玲)
有人說男子氣概「有毒」?男子氣概應該也有好的吧?(白爾雅、黃淑玲)
男子氣概為什麼會產生恐同?(白爾雅、黃淑玲)
男生不是「不能哭、不要像女孩子」嗎?為什麼臺灣柔道好手楊勇緯得獎後爆哭,不僅沒有受到質疑,還有人覺得心疼不捨?(白爾雅、黃淑玲)
要怎麼樣知道自己是否有「直男癌」?而且會對別人造成壓迫?(白爾雅、黃淑玲)
房屋廣告說「爸爸加油!家要放大,價要輕鬆」,養家活口是爸爸的責任嗎?(白爾雅、黃淑玲)
Ch8 校園性騷擾(黃囇莉)
什麼是性騷擾?界定的核心是什麼?
如果性騷擾的定義,以受害人的主觀感受為主,那他/她不是可以隨意主張嗎?
老師與學生若是兩情相悅,不就是師生戀嗎?怎麼也是違反校園性平法?
在臺灣,關於性騷擾有三個法案,校園中都用得到嗎?它們有何差異?
老師有教學自主權,討論並提出對同性戀的負面看法,何以算是性騷擾?
Ch9 法律與性/別權力(王曉丹、李柏翰)
婚姻體制是對多元性別的歧視與壓迫?同婚合法後就不會了吧?(李柏翰)
用法律恐嚇感染者對愛滋防治真的有效嗎?(李柏翰)
法律為何漏接性暴力的受害者?修法還不夠嗎?(王曉丹)
法律處理性暴力問題時,陷入了何種偏誤?忽略了哪些關鍵?(王曉丹)
MeToo運動傳達了什麼訊息?對受害者能動性有何啟示?(王曉丹)
如何接住MeToo 受害者?MeToo下一步是什麼?(王曉丹)
Ch10 數位性別暴力(方念萱、康庭瑜)
線上性別仇恨言論是什麼?這個現象有什麼趨勢?它有什麼具體的危害嗎?(康庭瑜)
我不記得從前有那麼多的性別仇恨言論。性別不是已經越來越平等了嗎,為什麼今天會有那麼多惡意的線上性別仇恨表達?(康庭瑜)
講數位性別暴力防治的時候,動輒提到「保護」,這難道不會抹煞女性主體性與能動性?(方念萱)
為什麼深偽換臉也算是數位性暴力?若是當事人不知道,深偽換臉只是自娛?(方念萱)
Ch11 科技(蔡麗玲、余貞誼)
科學講求客觀中立,因此科學知識是不可能有性別偏差的囉?(蔡麗玲)
科技領域的男性人數明顯比女性多,可見男性比女性適合理工科?(蔡麗玲)
科技產業以男性從業者為多數,為什麼不能把這現象看成是一種市場供需的自然結果?為什麼一定得把它視為是一種需要解決的問題?(余貞誼)
科技業近來強調開發「女力」,有必要嗎?感覺對男性有點不公平?(蔡麗玲)
科技是一種中性的存在,如果它帶來性別歧視的後果,應該也是人為誤用的結果,跟科技本身的設計無關吧?(余貞誼)
如果要檢視科技設計/應用方案是否尊重性別多樣性,我們有什麼工具可以運用嗎?(余貞誼)
Ch12 健康(成令方、林宜平、劉盈君)
生或不生,乃人生大事,女人怎麼看?法律又怎麼看? (成令方)
臺灣女性的平均餘命比男性高,但是「男人命短、女人病多」,臺灣的性別存在什麼樣的健康不平等?(林宜平)
為什麼原住民、新住民的健康維護這麼難?(成令方)
生病看醫生的時候,醫生開藥會考慮症狀、體重或年齡,為什麼沒有考慮性別?(劉盈君)
藥物有性別嗎?同一種藥物的成效、劑量或副作用是否男女都適用?(劉盈君)
同婚合法後,同志和跨性別在生活上還有哪些難處?(成令方)
Ch13 教育(李淑菁、謝小芩)
現在已經很性別平等了,女生的成績都還比男生好呢,教育上為什麼還要談性別平等呢?(李淑菁、謝小芩)
有些課程「限男生」、「限女生」選修,這應該違反性別平等吧?我可以向學校性平會申訴嗎?(李淑菁、謝小芩)
服裝儀容、教室座位安排、打掃分配,或是班規校規,跟性別平等有什麼關係?(李淑菁、謝小芩)
教科書經過層層審查與把關,為什麼還會出現性別不平等的內容?(李淑菁、謝小芩)
現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資源與研習很多,要如何分辨與選擇呢?(李淑菁、謝小芩)
Ch14 勞動(劉梅君)
誰會成為公司主管,不就是應該看能力和專業,為什麼還要談性別比例?
跨國企業好像喜歡談多元平等共融政策,這真的會增加企業競爭力?女性會被重視嗎?
「同酬日」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每逢婦女節這件事必為眾所矚目?
為什麼西方人好像都不會為了工作犧牲家庭生活?而我們卻工時超長,也不見薪水相應增長?
據說聯合國規定女性不能深夜工作,也不能做高危險的工作,真的嗎?
Ch15 親職(唐文慧、王舒芸)
為何現在很多人都不敢或是不願生小孩,怎樣才是「好爸媽」呢?(唐文慧)
「養兒育女」是耗時費力的「工作」,沒錢、沒時間怎麼辦?(唐文慧)
七成多的幼兒媽媽都在工作,可見臺灣的職場沒有照顧歧視了吧?(王舒芸)
當代育兒爸媽常被工作與家庭夾殺,但,這不是個人選擇嗎?干老闆什麼事?(王舒芸)
布建公共托育不足以緩解照顧的性別不平等嗎?為何還要推動照顧時間權利?(王舒芸)
為何育嬰假的使用仍有性別化現象?有鬆動的可能嗎?(王舒芸)
Ch16 遷移(梁莉芳)
女人常被視為遷移的「留守者」或是男性移民的「依賴者」,事實是這樣嗎?
為什麼會有「外籍新娘」的稱呼?這樣的說法有什麼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常常聽到「外傭」一詞,指的是誰?她們就是傭人對吧?
手機好像可以讓「做媽媽」這件事變得比較容易,尤其移工媽媽不在小孩身邊的時候?
Ch17 障礙(周月清、陳伯偉、郭惠瑜)
談到性別時,好像常常遺忘身心障礙者?這算歧視嗎? (周月清)
談到身心障礙議題時,好像常常遺忘性別?這算歧視嗎?(周月清)
「母胎單身」還是「渣男渣女」?親密關係為什麼遺忘身心障礙者?(郭惠瑜)
障礙者生小孩未免太自私了吧?都不怕把「危險基因」傳給下一代嗎?(陳伯偉)
障礙者當爸媽會有什麼挑戰?當障礙者的小孩又有什麼不同?(郭惠瑜)
Ch18 政治(黃長玲)
不是應該選賢與能嗎?那選舉為什麼還要有婦女保障名額?
若是婦女保障名額有意義,為什麼沒有身心障礙者或是其他弱勢者的保障名額?
臺灣婦女參政領先亞洲是真的嗎?
女人要參政,是不是從基層比較容易,譬如先來選村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