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慧珍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在臺東生活多年,沉浸這片近山鄰海的土地紋理,關心地方文化與環境發展,期許深入在地根性知識學習、推廣近用。
潘寶瑩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秘書,從小在電光部落多元族群的文化影響中長大,長年致力社區照護與培力,曾任電光里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等。
涂裕苓
臺東縣慢食協會理事長,回鄉臺東後長期參與慢食營造工作,近年致力推廣自然食器、在地食材與飲食研發。
吳紀昀
土足生活有限公司負責人,長居臺東,多從事有形文化資產保存工作,以及地方相關活動企劃。
內容簡介
位於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河階地的Kaadaadaan(電光),交會來自中央山脈的卑南溪流,造就層次豐富的風土環境。因著各種歷史機緣的遭逢下,不同族群也陸續在此地交匯出多元的食物風景。
本書以當代Kaadaadaan電光居民與環境互動的時令生活為主,回溯1960年代以來猶存、瀕臨消失,或新演繹的記憶料理,呈現Kaadaadaan傳統、新意兼具的多元飲食文化記憶。
目錄
Kaadaadaan電光部落時令食材地圖
地圖絮語—多元的時令料理
關於Kaadaadaan電光
micadiway to futing i’alu溪流.漁撈
Kaadaadaan電光部落溪流環境地圖
早期溪流印象與傳統地名
mikesi河祭
難以重現的monamon醃魚
上游地方才有的damay水綿
midateng i lutuk山上.採集
Kaadaadaan電光部落山上生活環境地圖
早期淺山印象與傳統地名
falo no lulang 構樹雄花
kuhaw no dungec 藤心湯
kuhaw no faniw 稻草菇湯
kisiw 燒酒雞湯
kuhaw no sangrad 山棕心湯
kaacangan no niyaru’ 聚落.節慶
malifuda mitangtang to irang no diyong 年祭與豬血肉湯
‘oekak ko sapisanga’ to kusanay ato ‘epah 酒麴.酒釀.蒸餾米酒
siraw 醃肉
‘oakak a siraw 醃肉骨
過年个點心—假柿仔
融合多元節慶的家鄉味—三色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