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岑
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
獲2022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的「李亦園先生紀念論文獎」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寫在人類世時空下的樹豆多物種民族誌。樹豆是一個長於亞熱帶與熱帶區域的豆科植物,是全球主要的豆類雜糧之一。在台灣,樹豆主要出現在東部及南部原住民族以及六堆客家人的土地上;它近年也開始被賦予未來作物標籤,成為健康、文化與糧食安全的代表性作物之一。不過,樹豆是否真的帶來希望?本論文嘗試從物種而非人的角度,為樹豆架構世界。在這裡,混亂的感官性、共生的合作性以及中介的邊界性將會是貫穿其中的核心概念。
使用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取徑,我在一位台坂部落老人家(vuvu)的農地上感受到了混亂與共生。這裡種植了樹豆和數十種其他的作物,在看似雜亂並堆著廢棄物的混作田中蓬勃生長。這塊田之所以混亂,是因為多數作物具有邊界性,而邊界區域的彈性與韌性讓物種得以相互合作與結盟。在混亂中,生產者作為排灣族人的文化規範,及自身的經濟、社會、生理以及情感等需求都得以被滿足。不僅如此,這塊混作田作為在地飲食系統的一部分,也提供在地族人日常飲食需求,透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換與交易,田園的農產品也間接地、默默地支持著在地族人的食物主權(sovereignty)。本論文透過樹豆這個古老的作物,為排灣族在地農耕系統以及多物種民族誌多提供在地的範例,並以此說明樹豆的隱喻能為混亂與共生帶來希望的可能性。
目錄
第一章 為什麼是樹豆?
一、為什麼是樹豆?
二、人類學的混亂與網絡理論
三、關於田野地:台部落與山上
四、研究框架、貢獻與限制
第二章 曖昧的樹豆史
一、樹豆的物種研究
二、台灣的樹豆
三、成為經濟作物
四、小結
第三章 混亂的美好生活
一、尋找樹豆
二、VUVU與山上的感官
三、混亂的美學
四、小結
第四章 食物與家、主權和邊界
一、食物與家
二、食物與主權
三、重回混亂,看見邊界
四、小結
第五章 樹豆知道
附 錄
參考書目
表目錄
圖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