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彼得‧康拉德(Peter Conrad, 1945- )
美國麻州Brandeis大學Harry Coplan社會科學教授,在波士頓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他是數百篇期刊論文及九本書的作者或共著者,包括《偏差與醫療化:從惡劣到生病》(Deviance and Medicalization: From Badness to Sickness)、《罹患癲癇:病痛的經驗與控制》(Having Epilepsy: The Experience and Control of Illness)、《健康與病痛的社會學:批判的觀點(第七版)》(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Critical Perspectives)、《雙面刃螺旋:多樣化社會中遺傳學的社會意涵》(The Double-Edged Helix: Social Implications of Genetics in a Diverse Society)。他在Brandeis大學社會系當了九年的系主任,目前是跨學門計畫《健康:科學、社會,與政策》的主持人。康拉德教授的《偏差與醫療化:從壞到生病》獲得「符號互動研究學會」1981年的查爾士庫利獎(Charles Horton Cooley Award),2004年又因「醫療社會學傑出貢獻」而獲得美國社會學會的Leo G. Reeder獎。
譯者簡介
許甘霖:
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目前的研究興趣是從風險社會的角度考察生活風格醫療(lifestyle medicine)的風險治理問題,以及結合國家理論、醫療產業複合體和政策實作的後果評價,考察後發展年代的國家權力和風險政治。
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這些年的教學與研究的興趣是「性別與醫療」、「性別與科技」,以及「醫療專業中的性別關係」。強勢的全球性生物醫療深深形塑、規範以及限制我們的身體觀與人生觀,參與翻譯這本書就是期待讓自己與讀者更加理解我們身陷的困境,以及可能突圍的策略。
徐畢卿:
曾任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系主任、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主任、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所長與學務長;最喜歡目前陽春教授的狀態。學術著作發表超過百篇,目前在學習變老的功課,享受於與有思想的新世代論古道今談天說地。在翻譯本書時,不斷來來回回檢視白底黑字透露的意涵,重新反思自己過往的研究,無疑是個人最大的收穫。
陳志軒: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東大學特教系助理教授。目前的主要興趣為身心障礙研究、輔助科技與心理健康等議題。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對於現代醫學做為人類心智與身體治理形式有高度好奇,希望在反省、批判乃至於對話的過程中,豐富對人類處境與存在多樣性的理解與實踐力。
胡郁盈: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興趣為酷兒全球化(queer globalization)與跨國性向研究(transnational sexuality studies),主要探討台灣性別少數政治與認同如何在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交錯的脈絡中生成演進。目前正在發展與全球人工生殖科技市場和同志親職想像相關的研究計劃構想。
尤素芬: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前任教於義守大學醫務管理系。對知識的好奇心重,故接受了多元的訓練:法律、勞工與社會政策。一直從事跨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主要的研究主題包括移工健康、職業健康、專業倫理教育。因博士論文(Health, Policy and Medicalisation: A Case Study of Taiwan's Health Care Reforms)的寫作,和「社會的醫療化」結下不解之緣。。
郭文華:
陽明醫學院醫學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博士,現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相信醫療應該超越兩種文化框架,相信社會改革來自對自身專業的反省,從臨床試驗到另類醫療,從學院到醫院,希望在醫療化的社會中看到社會化醫療的願景。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身心障礙研究,尤其是與盲人有關的所有事情。
內容簡介
本書是醫療社會學的議題專著,不是艱澀抽象的理論書,更不像一般科普書為了通俗犧牲知識承載度;適當的「概念化」不只提供了有關世界的新知識,更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新角度,為認識當代醫學發展的社會研究,提供一個或有偏頗但瑕不掩瑜的完整圖像。對來自醫學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自學或教學的讀者來說,都是不錯的入門書。
***推薦***
《社會醫療化》這本書讓我們瞭解醫療權威對文化、專業自身的影響及所提供對民眾的照護。醫學常自認為是客觀的知識,隨著醫療科學的擴展,更多人類的行為和狀態被定義為醫療問題,且需要以醫療方式來解決。例如,產科醫學知識形成了婦女生產的醫療照護模式,將生產看成一個病理現象,常增加不必要的醫療干預,婦女的生產醫療化,影響婦女對生產的認知,也使得婦女與自己的生產經驗疏離。同時,醫學強調危機處理是成功醫學的關鍵;生產的醫療化,誇大婦女生產的危險性,使婦女相信男性出現的接生是必要的,助產士被邊緣化。
這本書的案例及分析,說明了社會與醫療的變遷可能對醫療化產生新的影響,一旦某些醫學分類被接受並用來解決問題時,社會的一些制度也會受這種觀念的制約,例如,保險公司的給付治療會增強其醫療化,這可能影響醫療化的程度。在婦女的生產方面,最明顯的是保險公司的給付剖腹產,婦女會因為有保險公司的額外給付,在沒有醫療適應症下,因為心理或社會因素,也助長了婦女採取選擇性的剖腹產,而能領取保險費。
探索醫療化的某些轉變並評估其後續發展,是這本書的特色,它拓展了我們對醫療化及其伴隨的社會歷程的理解及認識世界的新角度。在想要更深入瞭解醫療化發展的形式與樣貌時,《社會醫療化》是相當值得閱讀的書籍。
(郭素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榮譽教授)
無論是女性或男性更年期,兒童或成年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的醫療化,還是同性戀的去醫療化,本書案例各個讀來興味盎然,一點兒也不艱澀。更重要的是,能擴大心理衛生與相關醫療工作者視野,加深各種人類境況的理解。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
台灣基層護理工會從基層護理人員的勞動處境,看到全民健康被醫療財團、健保給付制度與國家政策所瓦解,而醫護專業在雇傭關係下變成醫療化與商品化的推手。因此基護工會先在2014年提出「反對醫療商品化」,2015年與校護協進會提出「反對健康醫療化、反對醫療商品化」的訴求,正與本書相呼應,推荐臨床工作者省思自身在社會結構與醫療專業之間的位置。
(王云緒/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目錄
譯序
序 破除醫療化的迷思/公醫時代
原序
誌謝
導讀 掙脫怪異知識空間:從醫療化理論到在地處境/林文源
第一部分 概念
第 1 章 醫療化:脈絡、特徵,與變化
第二部分 案例
第 2 章 延伸:男性與男性更年期、禿頭,以及勃起功能障礙的醫療化
第 3 章 擴展:從過動兒到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第 4 章 提增:人體生長激素與生物醫學提增的誘惑
第 5 章 延續:同性戀與重新醫療化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 約制與後果
第 6 章 量測醫療化:分類、數量,與治療
第 7 章 轉變的醫療化推手
第 8 章 醫療化及其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