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珮玲
現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家庭暴力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刑事司法/犯罪學博士
研究專長:
親密關係暴力、性別暴力、數位性別暴力、危險評估、網絡合作
沈慶鴻
現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合聘教授
學歷與證照: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博士,具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執業資格
研究專長:
諮商實務與督導、婚姻家庭諮商、親密關係暴力防治、親職教育
韋愛梅
現職: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行政警察科副教授
學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博士
研究專長:
性別暴力防治、性別議題與警察執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寫給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網絡所有領域的學子與工作者,在內容編排上含括跨領域的討論,同時深化本土對於親密關係暴力議題的掌握,包括現象、理論、服務與政策。
作者們在有限的篇幅中,涵涉學術與實務,政策與服務,或使之對話、或據以反思,提供讀者更開闊的思考空間;在各項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上,也力求周延,希望在書中全面討論本土二十多年來,在親密關係暴力議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親密關係暴力現象與防治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現象概況
第二節 傳統社會對親密關係暴力的回應
第三節 從私人到公共議題─國際婦女權益倡議與防暴運動
第四節 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工作的發展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認識親密關係暴力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定義
第二節 親密關係暴力行為類型與內涵
第三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特性
第四節 多元族群之親密關係暴力特性
第三章 親密關係暴力的影響
第一節 對被害人的傷害與影響
第二節 對兒少的影響
第三節 對社會的影響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親密關係暴力的解釋理論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的類型與加害人的分類
第二節 個別特徵觀點
第三節 互動系統觀點
第四節 社會文化觀點
第五節 結語
第五章 危險評估與安全計畫
第一節 危險評估的重要性與方法
第二節 危險評估相關因素
第三節 危險評估工具
第四節 安全計畫與網絡合作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民事保護令制度
第一節 保護令制度設計與作用
第二節 民事保護令的聲請、審理與執行
第三節 民事保護令實施情形
第四節 民事保護令有關問題探討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被害人困境與需求
第一節 求助行為
第二節 易受傷害族群的求助行為
第三節 被害人的困境或需求
第四節 結語
第八章 社政系統的回應:被害人社工處遇服務
第一節 服務體系的建立
第二節 開案評估
第三節 被害人服務的開展
第四節 結語
第九章 社政系統的回應:被害人團體處遇與家庭服務
第一節 被害人團體處遇
第二節 目睹兒少服務
第三節 夫妻/伴侶服務
第四節 結語
第十章 家暴社工之服務準備
第一節 暴力防治服務之原則與有效性
第二節 家暴社工之專業知能
第三節 社工的自我照顧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一章 加害人處遇與相對人服務
第一節 加害人處遇計畫
第二節 加害人處遇工作原則與處遇模式
第三節 相對人服務方案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二章 醫療系統的回應
第一節 親密關係暴力受害者的醫療需求
第二節 醫療系統的角色與服務
第三節 對醫療系統的政策指引
第四節 我國醫療系統的回應現況與困境
第五節 結語
第十三章 警察系統的回應:角色與職責
第一節 警察角色功能與警察任務
第二節 警察在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扮演的角色變遷
第三節 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警察職責
第四節 警察工作要求與政策指引
第五節 結語
第十四章 警察系統的回應:防治策略與實務
第一節 我國警察系統防治策略
第二節 警察實務運作與執行現況探討
第三節 影響警察回應因素與策進建議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五章 司法系統的回應
第一節 刑事司法系統在家庭暴力犯罪的角色功能
第二節 家庭暴力案件之刑事程序
第三節 司法系統之回應策略
第四節 司法系統近十年的回應分析(2010~2019)
第五節 結語
第十六章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政策之展望
第一節 基礎工作
第二節 初段預防
第三節 二段預防
第四節 三段預防
第五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TIPVDA)
附錄2:高危機列管案件社工服務被害人評估表
附錄3:高危機列管案件警察約制查訪加害人評估表
附錄4:高危機列管案件加害人/被害人衛生醫療問題評估表
附錄5:高危機列管案件相對人服務評估表
附錄6:警察處理家庭暴力案件作業程序
附錄7:警察執行保護令案件作業程序
附錄8:警察處理家庭暴力罪及違反保護令罪逮捕拘提作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