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柏賢
在喧囂而有著特殊氣息的港口城市長大,過去在離家與回家的不同路線中,曾走過歷史的領域,在自我約定下開始做田野,熱愛觀察人際場域中的肌理,也喜歡呼吸海與山的空氣。做過策展,目前在當代都市鄰里關係中,找尋社區共好的可能性。
內容簡介
高雄,在戰後有日常生活實作的海,以及資本化、全球化的海,這兩種海的想像與硬體設施交織共進,在各方的想像與期待中,經歷不同時期治理思維下的海岸工程,將原本是灘地的高雄西南沿岸,變身為混凝土與鋼筋共構的港口與海埔地。
本書以人類學的角度,從海岸出發,將高雄西南海岸的變遷視作基礎設施化的過程,以檔案與民族誌故事的分析,探索不同尺度行動者的關係,記錄並重新詮釋自然與社會的互動。透過作者視角,看人類行動者對於土地情感與環境互動,模塑並維持了這片海埔地;也看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在不停變動的海陸韻律中,持續生成的社會關係與想像,以及基礎設施系統內在「縫隙」展現的蓬勃生機。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餵養了我們,而海陸交界之際歷經世代更迭,一直以多元樣貌支持著島民的生活。其中高雄西南海岸,自1950年代起經歷數種重大工程,至今仍不斷衍生出新的地景與社會關係。
作者悉心將參與這海岸變化的所有元素一一拆解,細緻地整理出各個脈絡,鋪開各自的視角,將原本生硬的海岸工程,以土地的情感與田野共鳴,轉譯為柔軟的文字──海岸不再是舞臺背板、鋼筋混泥土也不僅是道具,它們同為主演,與寓居於此的生命,共同譜寫出這部獻給臺灣的劇本。
讓我們更靠近這片生機盎然且仍舊不斷變化的土地,一同感受那隙縫中的生命韌性與作者對土地的熱愛。
曾獲國立臺灣圖書館109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優等等各界肯定
盛情推薦──呂欣怡(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本書結合紮實的檔案研究與細膩的田野觀察,娓娓敘說高雄西南海岸自戰後至今逐步水泥化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態效應:原本生態豐富的潮間灘地如何被改造為單調的工業建地,人文風貌獨特的海岸聚落又如何淪為重工業背後的犧牲帶,而在劇烈變動的生活世界中,海邊居民與多物種生命又展現出什麼樣的頑強韌性與靈動活力。海洋是島嶼子民的根、全球環境前景之所寄。本書的出版來得及時,不但告訴我們不當的海洋政策如何造成人與海的疏離,更啟發我們思考重建人海關係的可能性與實踐路徑。
目錄
目次
高雄研究叢刊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田野
第三節 文獻回顧
一、高雄西南海岸相關研究
二、臺灣西海岸相關社會科學研究
三、基礎設施人類學
四、作為基礎設施的「自然」
第四節 研究定位、方法論與章節介紹
第二章 異質元素複合體:打造海埔地的基礎設施作業
第一節 連結異質元素:戰後臺灣海埔地的開發
一、機構與法規
二、工程與技術
第二節 組裝異質元素系統:不同時空脈絡下的海埔地
一、臺灣西海岸「分區」:建立海岸地形
二、海岸自然本體的浮現
第三節 高雄西南海岸的基礎設施化
一、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畫(1958-1970)
二、南星計畫(1980-)
三、生態工法填海造陸──洲際貨櫃中心計畫(2007-)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遷移變化的海埔地:動員行動者形塑自然本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土地怎麼來的?」──高雄西南海岸形成論述與爭論
第三節 未竟的海岸起造?
一、想像載體
二、環評會議──各方模塑海埔地狀態的協商場域
三、實驗室科學、模擬科學與場域科學:知識的交融與協商
第四節 治理之內/外:海岸工程的空間生產與劃界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基礎設施的「縫隙」:海陸韻律與異質社群的喧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海陸韻律:泥沙、疏浚與跨物種互動
第三節 縫隙現生機:沿岸採集與在地社群關係的維繫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前言與經驗性意涵
第二節 理論性意涵
一、重探自然與社會的關係
二、對於自然作為基礎設施的反思
三、對人類學、臺灣西海岸社科研究的補充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田野報導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