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立足南臺灣、放眼新海洋」為《高雄文獻》發刊的精神指標。
全刊分為專題、論述、田野現場、大事紀要等四項。專題與論述都是學術性論文,訂定專題是為了凝聚論述的焦點,從而提煉新知識、打開新視野。田野現場則以敘述性、評介性筆調為基底,結合影像與報導,展現刊物對更廣大讀者的親近性。大事紀要則替大高雄留下重要事件的紀錄。
為保存地方文獻、推動高雄歷史研究為旨趣,充分發揮文獻蒐集、學術論述與展演評論的討論平台,期盼透過《高雄文獻》讓高雄相關的各類知識藉此聲氣相通。
目錄
刊頭語/劉正元
專題——飲食文化與觀光II
觀光發展政策下的愛河地景主體性變遷詮釋/林綱偉、林怡先
傳統節慶米食的象徵──由高雄歲時儀俗看閩南群「粿」的表徵意義/洪淑昭
【論述】
全球與在地的想像──高雄觀光夜市飲食的文化展演/高郁涵
流寇林道乾與打狗──根據《明實錄》,
析論流寇林道乾遁入臺和到打鼓山之說的由來與無稽/呂自揚
【田野現場】
客家傳統說唱──楊秀衡的撮把戲(下)/謝宜文
紙紮人生‧藝師剪影/姚郁紋、謝貴文
閱讀受難者的生命故事,回顧白色恐怖傷痕歷史。
「白色之煉──高雄政治受難案件展」展場巡禮/黃麗娟
【大事紀要】
103年3月1日至103年6月30日/邱偉欣整理